[人文书籍] 把时间当作朋友

Posted by Li Hui on Saturday, January 16, 2021

前言

这本书主要是在地铁上听完的, 地铁上没有事情做, 就顺便的将这本书听完了, 作者是李笑来, 也是一位教育者,看这本书很是偶然, 听完这本书之后确实有所思考, 便将其写下.

首先在前言中写下一个常见的现象, 人们总是看到和认同自己想看到和想认同的东西, 不会去看到和认同自己不想看到和不想认同的东西,而作为提升,我们必须去看那些我们不想看到和不想认同的东西里面是不是正确的,千万不能掉入自我拘束的漩涡。

本文的很多内容均是直接使用书上的内容或者部分使用书上的内容. 在前面首先声明, 作者写的文章非常的好,真心推荐, 详细的读一读. img

内容与思考

现在比较流行时间管理这一名词,本书中强调,其实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 对于作为观测者的我们,很难去左右时间的流失,时间不断地往前走, 而我们对于时间的流逝几乎无能为力.

也有很多情况, 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假勤奋或者说既勤奋又懒惰, 只是为了一个目的, 尽快的完成最终的目标, 去做一些生硬的事情, 其实做的这些事情都具有不可延展性, 长此以往会造成很多的问题, 我们只知道如何直接的解决问题, 而不知道如何提炼学习的方法, 这个例子也在书中有所体现, “老师 我把你的作为都背下来,在考场上默写一篇,会被判为雷同吗? “, 185篇作文都被背下来, 当然要算勤奋了, 但是如果直接照抄的话, 也是很懒惰啊, 如果我们只会机械式的记忆东西, 然后再机械式地背诵出来, 那我们和机器有何区别呢?

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于"时间压力”, 我们总会认为时间过得太快了, 距离DeadLine的时间越来越短, 这时候就有时间压力,比如"没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恐慌, 使得我们超乎寻常的勤奋和虚假的"勤奋”,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早就了"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这种概念, 为何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呢, 以前的时间去哪里了呢? 这就涉及到了时间和任务的高效利用, 在任务的四象限中也有所谈及,将任务分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的, 再把任务分为“紧急的”和“不紧急的”,最终选择“重要的且紧急”的事情来执行.

看起来确实很有道理, 但是执行起来的确实很难, 很难去判定那件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的程度, 需要我们首先对于问题进行划分, 尤其是出现交叉任务的时候, 时间紧的时候, 我们就会发现事情很多都是很紧急且很重要, 这就有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因此书中表明, 我们管理的不是时间,我们也无法管理时间, 我们可以管理的是我们自己,虽然这和我们已有的观念想左, 但是有可能和我们相左的观点是正确的,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的只是和经验想做的信息和观念, 因为一个人已有的是指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 尽管有很多知识和关键是被灌输的, 于此同时人们也更愿意相信自己拥有一定的判断力, 不会被轻易糊弄, 即使是一些“想当然”的观念,人们也倾向于认为那是“思考过后的结论”。因此引出了本书的主要论点: 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必须开启心智,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时间、管理或时间管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 醒悟

书中提到了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你的”**大脑,并辅以下图来解释

img

下意识的决定虽然是大脑的应急保护的执行结果, 但是应急保护的执行结果, 很难去符合我们的预期, 这个观点在很多书中都有涉及比如洛克菲勒的"不管任何时候,冲动都是我们的敌人"(源自于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第二十六封 忍耐就是策略 微信读书链接) , 冲动明显就是大脑控制我们的现象. 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 静下来想一想(当然这很不容易),就会又更好的解决的办法, 而不是立刻最初判断. 你的大脑永远是"你的**“大脑”**,你的大脑并不是你, 用用思考,充分的思考, 做出决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这里又一次谈论到心智的问题,何为心智呢, 书中这么理解,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其实我们细细想来, 其实一个人的思考和决断是怎么来的? 一个人的思考和决断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以往的环境和经验与思考", 而经验与思考也是来源于环境,这里进行一下猜测和延展, 如果两个人生长在一样的环境中,这里的一样是一模一样, 包括所有接触的信息和周围的环境, 当然这种环境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在理想的条件下, 这两个人在接受知识的环境是一致的情况下, 未来的决断也应该是一致的. 当然这是妄自猜测,没有经过任何实验和验证.

书中认为: 心智与智商不同。大多数人都拥有正常的智商,但并非每个拥有正常智商的人都拥有正常的心智。许多人的心智仍处于未开启的状态。我们常看到所谓的“聪明人办傻事”,其原因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心智尚未开启。他们即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也会振振有词——绝非强词夺理,而是义正词严、双目炯炯、真诚满怀。心智的开启有很说法,比如 俗语中的开窍, 佛教禅宗中的顿悟, 现代心理学中的"打破旧的格式塔,重建新的格式塔",心智被开启之前,一个人可以用他作为人类理所应当拥有的智商正常地生活——当然有好有坏。然而,当一个人的心智开启之后,他将面临一个崭新的世界——尽管依然有好有坏。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一切都可能与从前不一样,因为他要用开启了的心智重新去理解、去判断。

那么如何去开启心智呢? 这个问题是我们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上文中提到了心智,和心智关闭和开启的差异, 那么如何开启心智呢? 书中认为: **当一个人认知一系列正确的道理后,可能会将心智开启,但有的时候(甚至是更多的时候),结果可能完全相反。**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心智一旦开启,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直至根深蒂固。人与人之间心智力量的差异,就是这样一点点地积累,最终天差地别。需要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心智是他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因为无论是吸收知识还是总结经验,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得出结论。

我对于心智的开启的理解如下: 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思考, 不断地去总结经验, 不断地去提炼新的方法论, 借助新的方法论去思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时常去以第三者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不然一旦心智发展错了方向, 很难去纠正.

不要去因为一个人的风评就去直接地去认为这个人的所有的观点和方向都是不正确的, 要有自己理性的观察和思考, 当然借助其他人的观点, 我们可以去减少直接获取知识的成本问题和其他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另一个道理, 很多人的观点其实是被灌输了, 很多人其实并没有自己的观点, 很容易就被"引领"成为某个样子, 且很容易为某个错误的观点站台. 这个事情其实我也经历过, 比如李笑来的韭菜理论和很多人对于王垠的看法, 我也偏离过方向, 由此造成了很多很多的损失, 在错误的信息中对于某些认识固执地认为了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 幸运的是后来主动去探寻去了解其他人的观点的源点,去使用自己的思考去判断, 去认知, 最终纠正了我的认知. 也让我学习了如何思考.

因此我认为心智的打开很重要, 越早越好, 因此越早的接触书籍和其他的知识的载体是很重要,贵人的协助也是很重要的. 在此间要不段地思考,不断地认知. 且要不断的反思,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人们会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且人们很容易去做以前做过事情, 当然无论这个事情是对还是错, 人们都会去做自己做过的且认为正确的事情(毕竟这个做这个事情不需要思考, 且以前已经验证过). 一定要是不是的跳出这个怪圈去思考. 来查看是否正确.

当然书中也有对于这个问题的具体的例子, 比如李笑来老师小学学习计算机的时候父母的说法"多学点东西总是好事儿",和李笑来老师对于学习盲打的经历的看法和醒悟.

接着来写下一段问题,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 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一件事情可能学习完成之后,不会有任何立刻的改变, 知道某天某时,突然想到,用到的时候才会有所感觉, 当然这就造成了不学习这项技能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学习这个技能会解决说明问题, 因为根本就意识不到, 而学习了这项技能的人, 一旦接受到这个技能带来的好处,就会成为他心智的一部分, 进而遇到新的学习机会的时候,会采取相同地策略学习新知识. 管它有什么用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他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 反之亦然.

写完第一章, 已经3186个字, 不知道写道后边会有多少字, 接着写啦.想到这里,我忽然想到, 这篇文章,如果发出去,估计看完的人只有我一个吧.哈哈哈,在屏幕前的我笑出来啦, 其实认知这个东西, 很难去一次性提升, 需要不断地学习,总结和认知. 对了这本书有八章, 不知道会写到多少字.哈哈哈哈.

现实

在这一章的首部就提到了戒骄戒躁的问题, 这跟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而且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问题(虽然我认为是近些年来有的问题), 几乎人人都想速成, 比如21天精通XXX, 看着了文章,马上就可以实战XXX, 这些产物的出现就是迎合了人们浮躁的产物, 总是想着抄近路, 走捷径, 当然我也想走捷径, 有捷径很少有喜欢绕弯路的, 尤其是在时间一定的前提下.

书中谈到了速成的问题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 。一个确定的事实是,几乎每个人都有无穷无尽的欲望。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不是所有欲望都能被满足,但人们仍然不会放弃追逐尽可能多的欲望。而且大多数人都抱着类似这样的想法:如果收获的可能性很大,最好马上看到成果;如果收获的可能性很小,最好马上知道结果。每个人都有这种欲望,差别仅在程度或者表现上. 这也是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迷恋赌博的原因–因为这些人比另外那些人更想要甚至需要马上知道结果。而且现在的公司中利用这些特点,投其所好, 比如PS速成培训班, 各种厂商的"为用户殚精竭虑地着想的消费分期的软件", 都是来迎合人们喜欢马上得到的天性, 尤其是面向"认为未来一切前途大好"的某些年轻人. 当然真正的符合他们的广告词(“合理的资金分配,使用未来的做现在的事情,使用现在的资金赚到更多的资金来周转”)的人们并不在这一列.

书中的第二个原因 也是认为是浮躁的根源的问题, 就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因此,他们才那么不现实地希望找到一个方法,靠其迅速达成目标,完结任务,获得解脱. 但是有些阶段是无法直接跨越的,需要时间和这知识的积累, 正如书中的举例, 谁都没有办法今天怀孕、明天生产。这个阶段无从跨越。一位母亲从怀上孩子到生出孩子,就是需要这么长时间。

除了上面这两个微观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宏观上的原因也使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奢望速成——哪怕之前已经“醒悟”过。这个宏观上的原因就是所谓的“现状使然”

正如下面的图片所示, 一个人的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的满意度如下

: img

呈先降落后上升的曲线, 而 从年轻时候的"无知无畏",和一切都触手可得,到感觉到自己对这个世界微不足道,在所谓的理想和扭曲的现实中拼搏和挣扎,再到45岁后才渐出苦海, 一个普通人的心智,观察、感受、思索、理解、实践、回顾,直至恍然大悟或者误入歧途的时间——30年.

人越是满意度下降, 越是希望改变, 因此越是浮躁, 越是浮躁,也发现越是急于求成. 一点点地进入循环的漩涡. 直到解决了其中的一个问题,方可从漩涡中解脱.

而且还有其中一个总要的问题, 现实中总会告诉我们 有些人比我们过得好多了, 去让我们更加跌入浮躁的漩涡.

因此一方面我们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 一方面是自我的满意度不断下降, 这些问题总是不由自主的成为期望俗称的根源, 出路仅有一个,就是接受现实,告诉自己: 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有办法一蹴而就.

书中继续阐述如何戒除浮躁, 将我有的和我要说明进行交换, 在我有的基础上进行获得我想要的东西, 比如可以用时间和努力去交换我们想要的事物, 很多东西是时间和努力的问题, 浮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当然很多这样的观点是相通的, 比如九边的"很多我们认为是质的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量的问题,量足够了,质自然就上来了"(书籍«向上生长»).

完美永不存在

人人都希冀完美, 但是完美并不存在, 完美主义者似乎在现实中总是脆弱的, 总是受到现实中的打击. 书中还表明: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种非常不显示又及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 他们不显示, 是因为他们不懂. 这个问题其实很严重, 没有见过好的, 当然不知道什么是好的, 也总是想做出一个一下子,惊艳所有人的东西,这也是近些年来的某些广告词(众所周知,广告词很大程度上切合人的心理) : “你要偷偷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这句话好像乍一看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细细想想, 偷偷努力, 没有成果, 很难去惊艳所有人, 而且很多东西都是循序渐进的, 认知也一样, 努力的过程, 就算是大家不知道,也又少部分人知道, 因此不用去做偷偷努力的事情,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好, 不需要去担心其他的问题.

很多事情都不能一次性做好, 这里我的理解是, 这里我并不认为 不能一次性做好,就会放低自己的标准, 就要做一个自己都很难满意的产品, 但是很难去做一个一次性完美的事物, 如果我们仅仅以为不能一次性做到完美就不去做,那到最后结果只是"一事无成"而已, 举一个我所熟悉的例子, 软件开发的过程有很多,现在比较好的是,软件的敏捷开发,它相对于“非敏捷”,更强调程序员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紧密协作、面对面的沟通(认为比书面的文档更有效)、频繁交付新的软件版本、紧凑而自我组织型的团队、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的代码编写和团队组织方法,也更注重软件开发过程中人的作用。1

一个人很难一次性将事情做到完美,我们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者说更接近完美,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 都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 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 或者说无法开始.

未知永远存在

人其实最怕的就是未知, 已知的东西和确定的东西,人类其实并不害怕, 到时候迎接即可, 但是未知的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但是恨多事情都是未知的, 我们可能无数次的陷入等待的焦虑, 担心, 恐惧.

也有很多知识肯定是我们未知的,也不能太钻牛角尖的, 比如为何举例的时候用和张三 李四 为何编程的时候会用foo bar, 为何编程中循环变量一般都是 i j k 而不是其他的.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太钻牛角尖.当然上面的例子主要集中于钻牛角尖.

不要因为未知就止步不前,未知永远存在, 适当的忍受一些未知, 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地尝试着适应"在未知中前行", 如果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就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焦虑,焦虑是造成时间浪费, 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 焦虑就会丧失理智, 焦虑会使得人觉得必须要做些什么. 但是在缺乏理智的情况下,做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文中所给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 可以先将其记下来, 然后继续前行,一定要记下来,千万不能因为没有加下来就忘记了未知或者想法, 以后不知在某时某刻, 突然就有了明确的解决方案, 当然,可能性最大的原因只有一个——你一直在前行,你一直在积累,你一直在成长。所以,到有了答案的那一刻,你不再是当初无能为力的你,你已经重生。

现状无法立刻摆脱

这个事情, 其实有所耳闻, 承继上文, 很多人都会陷入一种"中空"的地步, 现在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某个目标, 当然这没有问题,但是, 做一件事情天分很重要,零一比较重要的事情是积累, 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学识, 不能总是心不在焉的工作, 这样会成为一种"中空"的地步, 在当前的工作上如果不认真工作, 很有可能会落后于认真工作的人, 当时他并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奋起直追, 反而会说比如"反正我的梦想不是这个"当作借口. 进而很难做成一件事. 书中的本章的最后一段如此言道:

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落入的陷阱(尽管偶尔这也是少数人真正的动力)。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这些年我遇到的优秀的年轻人几乎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很少对现状不满(可能是他们的优秀使他们难以觉得不满吧),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他们也因此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与时间做朋友

作者给出的观点是: 与时间做朋友即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首先何为正确的事情呢? 事情不能否定现实,逃避现实, 只有接受现实才能脚踏实地的,避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

而且资源还是有限的,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于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作者在文中表明: 之前提到的“既勤奋又懒惰”的人群,基本上都是把这些现实当作老生常谈的道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不记录、从不反省,才常常作出荒唐的决定,最终堕落到那分田地。

我都傻了,写完第二章6473个字, 我天,写一天, 看书都没看一天. 哈哈哈, 接着写.

管理

估算时间

错误的估计所需要的时间,是我们最常见的问题,书中提及到了墨菲定律和貌似是悖论的侯世达法则都对这个观点提供了论证.

完成一个事情的实际时间总会超过估计的时间,书中列举了学习英语的例子, 如下图:

image-20210116191750960

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意外"接踵而至, 原本的估算时间根本没有考虑后续的问题, 解决了一个问题, 就遇到了下一个新的问题, 不断的学习,可能很难有终点, 但是学习了就会有收获, 千万不要轻言放弃.

如何尽量准确的评估时间呢? 首先判断任务的属性,是熟悉还是陌生? 熟悉是指自己曾经做过的,了解任务的每个环节,知道如何拆解子任务和任务吃力的步骤, 每个步骤的耗时, 这样的处理时间是相对来说比较准确的.

对于陌生的任务, 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很多的意外的情况, 其实也不算是"意外", 对于我们熟悉的事情, 我们知道其具体的子任务和子任务的耗时, 而对于陌生的没有做过的, 我们连第一个步骤都不知道, 当然也不可能特别具体的估计时间, 但是只要完整的执行过一次, 我们便可以将"陌生"变为成熟. 之后便可以减少"意外"的产生.

对学习来说,任务“陌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常常需要花费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的时间。对工作来说,任务“熟悉”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工作本身是一个应用已知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工作是 一部分熟悉,一部分陌生,因此我们所估计的时间可能会比预计的时间多.

书中有言: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得长多了”倒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及时行动

有了任务,何时开始呢,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起越早开始越好,更好的是"现在就开始", 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因此也会有言: 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不开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上一个步骤中错误的估计了任务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认为任务又不难,而且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没有DeadLine就没有生产力等等的 . 心里想的是时间还多着呢, 而且这还不是本质原因, 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

下面的文字都是直接照抄的原文,觉得原文写的一针见血,非常好.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为何来源于恐惧呢? 首先,内部的恐惧来源于: 只要开始做事, 一个人就会面临做错, 做不好的风险. 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从表面上看也好像确是如此。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总是显得从容不迫、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不怀疑自己……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作祟。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做事。说一个人不怕困难,那是假话。谁不想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可现实就是如此。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地面对就好,因为这只不过是生活常态。有时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依然没能解决问题,却眼见别人轻松过关,这确实令人气馁。不过,这也是生活常态——在任何一个特定领域,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表现更好、费力更少。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有4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勤能补拙。不过,真正相信这4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4个字发挥不了任何实际作用。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通常已经了解做对、做好是什么样子。于是,无论能否做对、做好,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做好。所以,尽管自己不怎么样,却可以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评价别人做得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看来,一个人一旦开始认真做事,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将远远高于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很多人怀有前文提到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微妙心态。事实上,那些真正能够做对、做好的人,绝不会随意嘲弄、打击别人,因为他们是做对过、做好过的人,他们一路走过来,心里非常清楚做对、做好有多么不易,所以,他们会不吝一切机会去鼓励那些尝试做事情的人。这甚至可以当作一种测试方法:如果一个人经常嘲弄他人,那只能说明他自己不怎么样;否则,他会像那些极少数已经做对、做好的人一样,给予别人真诚的鼓励而非嘲弄。尽管那些能真正做对、做好的人有时也会给出负面评价,但这些评价通常是“建设性的负面评价”,并不是为了获得优越感而发出的嘲弄。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而动辄给出非建设性负面评价的人,往往不是正经做事的人,他们和那些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还有一个微妙的现象需要注意。尽管在一般的环境中,时间的运动是匀速的,但实际上,就人的主观感受来说,时间的运动肯定是有加速度的。对“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有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1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即20%;而对一个50岁的成年人来讲,未来的1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0,即2%。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觉得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更重要的是,人在小时候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慢;随着年龄增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当然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稍纵即逝。由此看来,小孩子的感觉自然是“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而“人生犹如白驹过隙,瞬间而已”大都是老年人的慨叹,也是他们的切身感受。如果能将这种认识纳入自己的心智,你就不会再对“最后期限”有那么荒谬的幻觉了。只要接受了必须完成的任务,你就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时间必然越走越快。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有的时候,也许还没开始就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未完待续。。。